【组成】大黄蒸,十分(7.5g)、黄芩二两(6g)、甘草三两(9g) 、桃仁一升(24g)、杏仁一升(24g)、芍药四两(12g)、干地黄十两(30g)、干漆一两(3g)、虻虫一升(24g)、水蛭百枚(24g)蛴螬一升(24g)、廑虫半升(12g)
【方歌】大黄廑虫甘草芩,桃仁杏仁芍药地,漆蛴虻虫与水蛭,缓中补虚消癥积。
【用法】上十二味,末之,炼蜜和丸,小豆大,酒饮服五丸,日三服。
【治法】活血化瘀,缓中补虚。
【适应证】肝血瘀脉阻证:形体消瘦,腹满或腹痛,不能饮食,肌肤甲错,两目黯黑,面色灰滞而不华,舌质暗淡或有瘀点,脉涩或结代。
【原文应用导航】五劳虚极羸瘦,腹满,不能饮食,食伤,忧伤,饮伤,房室伤,饥伤,劳伤,经络营卫气伤,内有干血,肌肤甲错,两目黯黑,缓中补虚,大黄蛮虫丸主之。(第六18)
【配伍原则与方法】肝血瘀脉阻证的基本病理病证是瘀血内阻而不得滋荣;新血为瘀血所阻而不得生;气机壅滞不畅。因此,治疗肝血瘀脉阻证,用方配伍原则与方法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。
1、针对证机选用破血逐瘀药 肝主藏血。血行不畅而为瘀,瘀血阻结于肝,则经气经脉瘀阻滞涩而不通,证以肌肤甲错,面目黯黑,其治当活血化瘀。如方中桃仁、干漆、虻虫、水蛭、蛴螬、廑虫。
2、合理配伍补益阴血药 瘀血阻结在肝,阻滞于经气经脉,则新血既不得归经,又不得内生,则经脉经气因之而枯荣,证见形体消瘦,其治当补益肝血。如方中干地黄、芍药。
3、妥善配伍益气降泄药 肝主疏泄气机而恶抑郁,瘀血在肝,气不得从血化生而虚弱,气虚则不得帅血于经脉之中,其治当益气,以使气能帅血于经气经脉。又因降泄气机药,有利于浊气得以下行,所以配伍降浊药也至关重要。如方中杏仁、甘草。
4、适当配伍泻下药 瘀血阻结于内,其治既要选用破血逐瘀药,又要配伍泻下药,只有以法配伍泻下药,才能使瘀血从下而去。如方中大黄。
5、随证加减用药 若气郁者,加枳实、柴胡以疏肝解郁;若血虚明显者,加当归、阿胶以养血补血;若痰饮者,加贝母、半夏以燥湿化痰等。
【临床应用指导】1、药用个性(1)大黄下瘀血,破癥瘕积聚,化瘀消癥,推陈致新,调中化食,通达气机,和利血脉。(2)䗪虫化瘀血,破血痹,攻坚积。(3)桃仁活血祛瘀,破血消癥。(4)水蛭、虻虫逐瘀血,消癥瘕,通利血脉,,破癥消积。(5)蛴螬、干漆破日久凝结之血,削年深坚结之积,善解瘀血内积坚硬。(6)芍药养血活血,,通络缓急,使瘀去新生。(7)干地黄滋阴补血。(8)杏仁肃降肺气,通调气机,使瘀从气而降泄。(9)黄芩苦寒,能清血中之郁热。(10)甘草益气,并调和诸药。
2、药用共性大黄廑虫丸不仅可主治瘀血脉阻证,还可主治下列所举病种而具有大黄廑虫丸主治病理特点者,以法用之,则可取得明显治疗效果。
可以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,肝癌,肝硬化,晚期血吸虫病肝脾大,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,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真性红细胞增多症,骨髓增生性疾病,血栓闭塞性脉管炎,多发性大动脉炎,周围血管疾病,高血压,脑梗死,病毒性脑炎后遗症,脑卒中及其后遗症,输卵管结核,宫颈癌,卵巢囊肿,,更年期综合征,慢性肾小球肾炎,原发性肺癌,颈部淋巴结核,高脂血症,糖尿病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。
【方用药理研究】1.、方药整体功效(1)降酶作用:可使乳酸脱氢酶和谷丙转氨酶下降,使降低血清蛋白回升,y-球蛋白下降,肝胶原含量明显减少。(2)保肝作用:能减轻肝细胞坏死和肝小叶结构破坏,减慢纤维蛋白原增生,对慢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。(3)抗肠粘连作用:可使小白鼠肠道蠕动呈现持久而较强的增强作用,能使齿钳夹伤十二指肠形成的大白鼠实验性肠粘连减轻[中西医结合杂志,1988,(11):668]。(4)抗血栓形成作用:抑制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作用,与剂量呈依赖关系;抑制大鼠血栓形成作用;血栓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[中成药,1992;(4):29]。(5)调血脂作用: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,同时能使全血比黏度,全血还原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;降低实验性家兔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,三酰甘油,β-脂蛋白的含量,以及全血比黏度和血浆比黏度[中西医结合杂志,1989;(10):589]。(6)抗动脉硬化作用:能使鹌鹑动脉粥样硬化(AS)斑块面积明显缩小,并使AS斑块的消退加快,抑制胶原合成代谢[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,1992;(3):135]。
另外还具有可明显减轻脑缺血动物脑水肿,降低脑毛细血管通透性,改善因低氧而致神经细胞损伤;能明显提高代表血小板表现负荷多少的EPM,从而降低血小板聚集及其粘附血管内皮;对老年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者血小板活化具有抑制作用,并且对TXA₂与 PGI平衡失调有调节功效,从而降低血栓形成和微血管损伤。
2、单味药理作用(1)䗪虫:具有抗凝血及血栓形成;提高心肌及脑对缺血的耐受力;降低心、脑组织的耗氧量;抗突变能力;调脂及降低胆固醇的作用;降低血中过氧化脂质(LPO);对人体血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;;总生物碱对家兔心脏呈负性等作用。
(2)桃仁:具有扩张血管,增加血流量;降低血管阻力;改善微循环;抑制血液凝固和溶血;保肝(改善肝脏表面微循环);抗过敏等作用。
(3)干漆:具有扩张血管;改善微循环等作用。
(4)虻虫:具有溶解血栓;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;抑制血小板聚集,抑制血小板粘附性;降低全血黏度比和血浆黏度比;降低血球压积;减慢血沉速度;提高小白鼠耐低氧;能扩张兔耳血管而增加血流量;加强离体蛙心收缩力;对脑垂体后叶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改善;镇痛;抗炎等作用。
(5)水蛭:具有抑制血凝;抗凝血酶;对纤维蛋白具有较强的纤溶作用;抑制血小板聚集;降低全血比黏度和血浆比黏度;降低胆固醇、三酰甘油;抗血栓形成;改善肾脏血液循环障碍;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;改善微循环;消退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;对组织缺血、低氧有保护作用。
(6)蛴螬:兴奋子宫平滑肌;收缩冠状动脉、肺、耳血管;利尿等作用。
(7)其他:干地黄见薯蓣丸;;大黄见麻子仁丸;黄芩见柴胡桂枝汤;甘草、芍药见桂枝汤;杏仁见麻黄汤。
【类方】旋覆花汤【组成】旋覆花三两(9g)、葱十四茎、新绛少许(6g)。(编者注:按陶弘景释新绛为茜草)
【用法】上三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。顿服之。
【治法】疏通肝络,化瘀行气。
【适应证】
1、肝络血瘀轻证 胸胁疼痛,或胸胁苦闷,用手推按揉压或捶打痛处则缓解;遇热饮则舒;舌质或紫或暗;脉弦等。2、妇人半产瘀血漏下证 腹痛,漏下不尽,或漏下血块,或带下偏赤;心烦;或胸胁苦满痛;舌紫或有瘀点;脉涩或芤等。
【原文应用导航】1、肝着,其人常欲蹈其胸上,先未苦时,但欲热饮,旋覆花汤主之。(第十一7)
2、寸口脉弦而大,弦则为减,大则为芤,减则为寒,芤则为虚,寒虚相搏,同此名曰革,妇人则半产漏下,旋覆花汤主之。(第二十二11)
【医案助读】肝硬化、脾大程某,男,52 岁,公务员,2001年9月4日。自诉:患“乙型肝炎”病史9年余,在2000年1月份经当地及省级医院彩超等多项检查,均诊断为“乙型肝炎、肝硬化、脾大”,近日肝区不适加重而前来诊治。
刻诊:形体消瘦,面色黧黑,右胁下疼痛,腹胀,纳呆,大便三四天1次,小便尚可,舌质略暗,苔厚略腻,脉沉细。诊其右胁下不适且拒按,触诊肝肋下约2指、剑突下约1指、脾肋下约3指。诊为肝瘀血脉阻证,以大黄廑虫丸加味:
大黄3g、黄芩12g、甘草9g、桃仁12g、杏仁12g、白芍18g、生地黄30g、干漆 3g、虻虫6g、水蛭6g、蛴螬4g、䗪虫 12g、牡蛎24g、鳖甲12g。
6剂,水煮2次分2服。
二诊:肝区疼痛有所减轻,之后,又以前方加减变化累计服用70 余剂,经复查脾大基本消失,肝硬化明显好转。后复以前方改为丸剂,,以资巩固疗效。
【按】以病证表现而参考张仲景所论,以此而诊为肝瘀血脉阻证,,遂用大黄廑虫丸以活血化瘀,缓中补虚,此方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能减轻肝细胞坏死和肝小叶结构破坏,减慢纤维蛋白增生,对慢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。方中加牡蛎以软坚散结,鳖甲以滋阴软坚消块。方中诸药相互为用,以建其功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惠配配资,证券开户佣金最低排名,配资网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